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

浏览次数: 318次| 发布日期:09-07 18:41:11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藤野先生教案,
    教学后记
    教  学  流  程(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
    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 1、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发体现。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上述两件事,尤其是后一件事情是鲁迅决心离开仙台,弃医学文的根本原因。同时,也给下文写与藤野先生的惜别作了铺垫。  板书第三层次层意:写作者离开仙台,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  学生结合文中有关注释,阅读课文的第24—31段,并思考下列问题:这一层次写了几件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又要离开仙台,并弃医学文?  
    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四层次内容 藤野先生听说“我”不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辞“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板书第四层次层意:写作者离开仙台时,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  总结:课文第二部分(4—35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意思,同学们可根据研习各个层次的内容及层意来进行归纳。 学生阅读32—35段,考虑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研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第36段,写“我”没有给藤野先生寄照片和通信的原因。2、第37段,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他的崇高评价。3、第38段,写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如何化怀念为力量?4、“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似乎”表明并未真地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但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 总结:请同学们依据第三部分研习的内容归纳该部分的意思。  板书第三部分的意思:深切怀念藤野先生,继续进行顽强战斗。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深切怀念藤野先生的真挚情感。   学生郎读36—38段,思考下列问题:  这部分的三段,各写的是什么内容?怎样写的?说明了些什么? 
    布置作业1 1  朗读这一中分,复习这一节课上研习的内容。郎读要求流畅而有感情。  2  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36—38段),考虑这部分写了些什么内容,怎样写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布置作业2  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2、选读几段感情色彩浓烈的文字。
    板书设计 事  情              思想品质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藤野先生教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 [4]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