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山居秋瞑》教案1

《山居秋瞑》教案1

浏览次数: 669次| 发布日期:09-07 18:39:54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山居秋瞑》教案1,
    二是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点拔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进行研究。当我问道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的时候,韩利对这首诗题旨的把握简洁而准确,但如此让她进一步来解释,她就做不到了,甚至变得缺乏自信,这类情况,老师如何进行处理?我感觉我处理得不好。这里面既有学生在对话中的姿态的问题,也有思维方面的问题。本来如果仔细一些,她可以通过注释顺利地解答出来,这既锻练了阅读能力,又锻练了分析能力,但我在这里没有进一步点拨引导,而是自己直接分析出来,这样不太好。宋良波同学的回答更值得注意,他显然把“明月松间照”理解错了,更进一步地理解错了“空山”,这类无法预约的读误如何进行即兴处理,也是一个问题。而且他的回答也引起了同学的哄笑,如果一个本来就不怎么发言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受打击,从而更少地发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运用技巧来进行处理?
    三是如此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问题。比如这篇实录中关于“小雨”还是“大雨”的争论,把“空山”理解为“空气清新的山”的回答,无疑都不是真正产生了疑问。也就是说,这可能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教学问题了。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化解?既不让学生感到过于严肃压抑,又能够保证讨论的正常进行?
    这节课也开始体现出我对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些观点。
    一是要有章法意识。学生能够迅速分析出主旨跟这种章法意识有一定的关系,理解了章法也就理解了古典诗歌的结构,有利于理解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二是一节课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围绕这一两个问题可以挖掘得比较深,还可以运用比较进行延伸。比如这节课我对诗歌中常用意象的总结分析,就做得比较深入,这样做几次,配合相应的练习,应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对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些观点还将陆续在其他诗歌的教学中出现。
《山居秋瞑》教案1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 [4] [5] 


《山居秋瞑》教案1

《《山居秋瞑》教案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