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自然段:转述李岚清副总理的陈述内容,表明中国政府的坚决态度。
第4、5自然段:通过一系列准确的数字,概括地报道了投票的情况。这一部分主要是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
第6~10自然段:报道了中国各界人士及国际体育界人土的反映。
四、重点语句赏析:
1、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xx年奥委会主办城市后,聚焦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含义:八年的期待,全中国人民的期盼,在这一刻终成现实,人们又怎能压抑那激动与喜悦之情。这一刻,不要“矜持”,只要“尽情”地释放心中的喜悦。
2、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含义:这一句是细节描写,小小的钢笔将永远凝固这一历史时刻,它将成为刘淇永恒的纪念。
3、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
含义: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多少感慨,有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有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能够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五、文章主旨:
作者利用消息这种新闻体裁的优势,迅速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讯,表达了全中国人民无比振奋的心情,向全世界表明:富强、繁荣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同时,通过引用国际体育知名人士的话,说明了强大的中华民族已经得到世人的瞩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成功,是我们伟大的党领导我们振兴民族的成功。
六、小结:
(一)写作特色:
1、本文是一则消息。
2、本文语言简洁明了,让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同时字里行间又饱含着丰富的情感。
3、善于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这篇报道写得引人入胜的原因。
(二)主要内容:
这则消息及时准确地报道了北京喜获20xx年奥运会主办权的盛况,报道了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反应。
(三)结构线索:
标题中的“喜”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命之舟》
一、电视新闻的基本知识:
1、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及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有以下特点:
A、综合性电视新闻用视频和音频信号同时传递新闻信息,具有视和听的双重效,综合了报纸和广播的特点,以形象和声音诉诸受众。
B、视像性电视新闻运用画面把具体的可视的典型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给观众,它突破了抽象的文字描写,形象地再现了生活,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可产生一种现场参与感。
C、即时性电视新闻的即时性,是指对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连续报道,或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
二、背景资料: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生命之舟》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