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下第23,24课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课标)

七年级下第23,24课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课标)

浏览次数: 845次| 发布日期:09-07 18:31:39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七年级下第23,24课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课标),

5、这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是: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演讲词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6、全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后为悲痛和力量)。这两种感情水乳jiao融: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7、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总——分——总。

第一段(1——4节)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段(5——13节)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段(14——21节)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8、你怎样看待演讲者的姿态和角色定位?

演讲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

巩固训练

1、找出下列各组中注音或书写的错误,并在横线上订正。

  A.刺入骨髓   销耗巨大   阴霾毙日   砭骨biān  ________

  B.难以弥补   斩钉戳铁   养经蓄锐   耸立sǒng  ________

C.梦寐以求   孜孜不卷   迫不急待   匍匐púfú  ________

D.钢毅不屈   步履艰难   契而不舍   余暇xiá   ________

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排比)

B.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夸张)

C.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比喻、拟人)

D.阴霾笼罩着整个的国家。(夸张)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的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B.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D.会谈就互相感兴趣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4、《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顶过程中,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阅读

                       一次难忘的远征

学生会发起了自行车远征的活动,同学们闻讯,纷纷报名。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父母听说后,急忙劝阻我们。我们却用老师的话来回答:“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夜里,我们出发了。我们骑出繁华的城市,进入了那深沉的黑色世界。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灯光,只有夏夜的蛙噪声和轻轻的车轮转动的声音。“鸟鸣山更幽”,这一阵阵的蛙鸣,更给此刻增添了诗情画意。

    正当我们深深陶醉在夜色沉沉的山野中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令我们至今心有余悸。一辆亮着头灯的大卡车从我们后面驶过来,司机似乎没有发现前面有人,速度丝毫未减,一刹那呼啸而过,几乎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几个骑车技术稍差的同学险些被卡车带起的疾风掀倒。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老师风趣地说:“在城里,汽车怕行人;在这里,行人怕汽车。大家小心点吧,苦头还在后面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七年级下第23,24课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