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2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2

浏览次数: 349次| 发布日期:09-07 18:31:20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2,
www.yf1234.com   4、写作特点:1、运用象征手法,意象壮阔,意蕴丰富。

             2、诗歌语言凝练,含义深刻。

四、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延伸与拓展: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同学自由畅谈。

六、结束语: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好,那就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七、布置作业: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八、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海”——理想境界

象征

“山”——重重艰难险阻

 

教学反思:在进行内容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如何拿书,2、齐读的要求即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3、齐读的要求,4、学生分组讨论的要求。

“导”、“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现代教学媒体进一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2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2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