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理想》教学设计5

《理想》教学设计5

浏览次数: 965次| 发布日期:09-07 18:29:09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理想》教学设计5,

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第2课时 :朗读、背诵。研讨与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教学过程():

一、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

   同学自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代表回答。

   不求一致,重点是赏析语言。

   略。

《理想》教学设计5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二、语言运用 

1、   

2、  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3、  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联系实际,就很好懂。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理想》教学设计5

《《理想》教学设计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