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7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7

浏览次数: 572次| 发布日期:09-07 18:28:13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7,
②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③这些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诗的后3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

①街灯(联想)      明星(想象)      天上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     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