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学设计,
春蚕
教案示例
7、春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照例、芝麻、蚕卵、又细又匀、增加、隔壁、烛台、慈祥”,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养蚕的过程,体会母亲养蚕的辛劳,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的教育;
4.学习品词析句的方法,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那两句话的含义,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照例”、“慈祥”、“渗”等词语。
2.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学步骤
-、导入
师:母亲是平凡的、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课文《春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慈母为供子女上学而饱尝养蚕艰辛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共同体会这位母亲养蚕的艰辛,感受这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板书课题:《春蚕》
师:谁见过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家蚕。
二、整体感知
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词,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文后,你都初步知道了什么?
4.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懂,提出来。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词投影片,指名读。
强调“桑”、“增”、“扎”、“烛”、“渗”的读音。
2.出示生词,指读,说说词意。
(学生不懂的,老师作补充介绍)
蚕种:带有蚕卵的纸叫蚕纸,也叫蚕丝种。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
匾:用竹篾编成的器具。
烛台:插蜡烛的器具。
蚕沙:家蚕的屎,黑色颗粒,可入药。
上山:本课指蚕眠四次后,在吐丝的时候,需要依附在一些交叉的细棒或麦秆上,开始吐丝结茧。
上述这些词语,讲课中教师可联系实际,通过图片、实物让学生理解。
3.指名分节读课文。
目的: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4.口头填空:
(1)蚕的生长顺序是:极小极小的蚕→( )→( )→( )→蚕“上山”了。
(2)带有蚕卵的纸叫_____,也叫______。家蚕的屎叫_______。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叫_________。
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点拨。
四、默读思考
读文,理思路。
(1)蚕初生时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标画出来。
(2)在蚕生长过程中,母亲都做了哪些事?从文中找有关句子画出来。
同桌两人为一组,按照蚕的生长、母亲干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对应着读有关句子,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准备。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
2.训练学生在了解句间联系的基础上,读懂自然段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检查复习,初步理解中心句的意思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了第一段,谁能说一说,蚕的生长过程大致经过哪几个阶段?母亲为什么要养蚕?
(过渡)勤劳的母亲干得多,说得少,课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一处,请大家把它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1.投影出示母亲的话,指名读。
2.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交流)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933次|
发布日期:09-07 18:00:48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