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月 26日 第 二周 星期三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 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 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 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 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 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 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 反馈。
二、 学第二题。
1.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 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 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 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 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 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 反馈。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1) 指名读题目。
(2) 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 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 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 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 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 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 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 教师小结。
5. 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 反馈。
(1)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 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 教师小结。
7. 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 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20xx年2月 27日 第二 周 星期四 第一节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 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 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 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 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 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 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 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 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 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 反馈。
(1) 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 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 教师小结。
二、 读背古诗《村居》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 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
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 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 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 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 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 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 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 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20xx年2月 27日 第二 周 星期四 第二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