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的创建方案,我们每学期均有创建活动重点。上学期,各研修小组开展了课例研究,每个研修组都选了一名教师上研究课,学校对这节课全程录像,组内所有教师参与观课议课,把这节课作为研究的“靶子”,并通过微格分析,进一步明确怎样做到高效,怎样消除无效,总结出“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和课堂特征,探讨了整体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本学期,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各学科主要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及教学策略,为全面推进实践活动积累经验。正在进行的县级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就由学校统一规定了展示课要研究的主要课型:语文为古诗词教学,数学为计算教学,英语为口语教学,科学为探究课,品德为明理课,综实为主题确定课,音乐为唱游课,美术为绘画创作课。参与上示范展示课的骨干教师要按照规定的课型带课展示,所有上了示范展示课的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针对研修主题进行专题总结,写出不低于800字的研究文章。
3、推行“四课”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四课”并进打造高效课堂:一是示范课引路。各级骨干教师带头上高效课堂示范课,课后及时组织教师研讨;二是评优课激励。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竞赛,通过竞赛活动,推出一批高效课堂观摩课;三是研讨课提高。教师人人在校本研修小组内上一节专题研讨课,课后围绕主题进行专题研修;四是常态课指导。实行推门听课,听课结束针对个体的课堂教学,现场进行点评,并跟进指导。
春季学期,学校有38位教师分别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生(社)、地方、音乐、体育等八门课程的“创建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所有参赛教师均针对“是否高效”进行了专题总结,写出了不低于500字的反思文章。同时,教师人人在校本研修小组内上了一节专题研讨课,课后围绕主题认真进行了研讨。本学期,又有27名教师报名参加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竞赛,这轮竞赛下周正式开始。通过“四课”活动,推出了一批高效课堂观摩课,在市县两级的教学竞赛活动中,我校提供的公开课均获得了较好的名次。我们要求教师人人要参与“四课”活动,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校级公开课,“高效课堂达标考核小组”要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分评议,并按90分以上为“高效课”,80-89为“有效课”,60-79为“低效课”,60分以下为“无效课”来定性评价。我们要求所有教师的课首先必须达到“有效课”等级。上学期全都达到了,学校发了通报。
4、开展有特色的教研活动,营造教研文化。
我们鼓励各研修小组开展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动,形成独特的教研文化,并在优秀校本研修小组的评选中,把开展特色活动作为了重要依据。春季学期,中段语文组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课例研修。他们围绕“加强语感培养,优化阅读教学”这一研究主题,先自学相关理论——再交流学习内容和体会——然后观看名师课堂——最后进行课例研究。其中,课例研究以周君红老师的试教课为“靶子”。整个教学诊断不流于形式,他们将课堂诊断制成八个观察量表,即表一、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评价的效度分析表;表二、课堂教学各环节活动时间与有效性情况分析表;表三、生字词课堂教学个案观察表;表四、每次活动形式效度分析表;表五、每次活动内容的有效性统计分析表;表六、每次活动学生感兴趣程度分析表;表七、学生参与每次活动覆盖面的效度分析表;表八、学生新知前后测试综合分析表。研修组的老师们分别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周老师在虚心听取了老师们的意见之后再次试教,研修组也开展了第二轮课堂观察与诊断。这一次,老师们不光现场诊断,同时还把这节课制成了录像课,课后边观看录像,边利用各种分析量表,再次进行诊断研究。经过这样的有效研究,周老师的课臻于完美,在全县的语文优质课竞赛中以最高分获得了一等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市教研中心调研高效课堂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