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案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
其一,要科学确定目标。每节课的学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有“四性”,即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其二,要合理确定难度。一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班里90%的学生能够当堂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达成能力训练要求。二是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负担,处理好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教学和训练目标要确定在略高于学生发展的区域。三是注意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又要体现因材施教,教师课堂教学应分层优化,分类指导,培养特长。
其三,要优化课堂结构。一是课堂教学要层次分明,由几个板块有机组成。结构合理,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思想。二是课堂教学结构丰富、严密,形成师生双向结构。有节奏感,层次与层次之间的信息刺激强弱或长短要交替出现,高潮、重点内容的板块信息刺激程度应最强。
其四,要合理安排容量。一是课堂教学容量要科学适量,不能容量太小,浪费时间,使学生处于“饥饿”状态。也不能容量过大,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滋生逆反或厌学心理。二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拱便捷、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积极实践
1、反思课堂,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春季学期,所有校本研修小组均结合课例对课堂现状进行了反思,并针对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诊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如英语组找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单词教学中,欠缺识记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他们提出的改进措施有三:一是引导学生根据字母组合发音规律记单词;二是采用分类记忆法。如按颜色、职业、季节、月份、水果、文具、交通工具、动植物、民族、语言等,记忆也就容易而且能长久保持;三是采用趣味记忆法。
高段语文组也进行了无效现象透视,总结出如下一些“无效”“低效”行为:教师语言啰啰嗦嗦,学生发言寥寥无几,小组合作装模作样,写作训练严重缺失,教学资源拓展无度,教学节奏松散缓慢。他们认为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这一头,应从以下策略着手:即未雨绸缪——课前精心备课;推陈出新——变换教学方法;删繁就简——大胆取舍内容;千锤百炼——提高语言修养;统筹兼顾——保证合作有效;旁观者清——反思教学行为;厚积薄发——致力校本教研。
综实研修组深入剖析了课堂现状,认为目前还存在一些低效现象:一是戴着脚镣跳舞。由于当前的校园安全形势严峻,活动范围和场地受限制,在教室里实践,分散成员由家长课外带领实践,从而使实践成为空壳。二是小组活动缺乏具体指导,学生活动自由散漫,收效甚微。三是调查访问纸上作秀,缺乏真实性,误导学生弄虚作假,敷衍塞责。四是重结果,轻过程。成果展示精彩纷呈,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极少,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不明确。五是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满足现状,几个简单的主题活动周而复始,学生兴趣不浓。
校本研修组分析了课堂教学的现状,针对个别教师临上课匆忙拿着复印的教案进教室这一问题,提出要求:教师必须提前阅读教案,收集或拷贝相关的图文资料、视频资料,做到课前先准备,然后到班通知学生收集资料,保证教学要“心中有数”。
2、开展主题研修,破解创建难题。
学校鼓励各研修小组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研修主题和研修重点。上学期14个研修小组均确定了“创建高效课堂”这一研修主题。如语文研修组通过集体研修,确立了创建高效课堂必须把握的六个重点:一是培养语感的训练点;二是富于想象的空白点;三是寓意深刻的哲理点;四是表达中心的集中点;五是创新思维的激发点;六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科学组教师查找出了“材料准备的随意性、自主探究的无序性、合作探究的低效性、探究活动的浅表性”这样一些问题,并认真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改进措施:一是避免主次不分,保证学生集中时间重点探究;二是避免浅尝辄止,提高学生探究的深度;三是充分准备,保证学生探究的效果。而体育研修小组则把创建高效课堂的重点落脚在从改变课堂上的拖拉懒散现象开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市教研中心调研高效课堂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