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交到一个好朋友就是开创了一段美好生活。我们的朋友正像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差距。
44.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
45.要善于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46.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的联系。
47.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48.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摘编自《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语录(四):
『论语』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论语』心得之一:心灵之道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论语』心得之一:处世之道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心理学上有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这种所谓的非爱行为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种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论语』心得之一:交友之道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哀,戒之在得。”
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修养;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于丹经典语句_于丹论语语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