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坚持立党宗旨中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相对于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言,但又离不开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多样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利益之间的冲突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在新情况下如何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以坚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坚持党的宗旨,还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的特殊形式就在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现实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因而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是社会现实及其规律的体现者。“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党宗旨正是从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得出的必然结论。“实事求是”中的“实事”在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而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是与他们的利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逻辑地推出,立党宗旨和党的思想路线相比较,前者更为根本。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江泽民要求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做人民的忠心耿耿的勤务员,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原因就在于此。
中国共产党为要实现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愿望,就必须把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现实和规律,并且在行动中以处处不违背之为准则;离开了“实事求是”,则“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成为海市蜃楼。把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现实和规律,就必须以探求如何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目的,并且在行动中把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和规律的认识转化为实现目的的方法;离开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实事求是”就没有目的和方向。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要求全党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一再严肃批评脱离群众的错误。革命导师列宁也曾经讲过,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保证。”这段话高度阐明了我们的党在新时期应时刻不忘人民群众这一根本
党校毕业总结思想汇报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党校毕业总结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