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教学计划总结行业总结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826次| 发布日期:09-07 16:35:00 | 行业总结
标签:家具行业总结范文,交通行业总结,http://www.yf1234.com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3、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方法得当

为了从全县面上把握好这项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调整行政村规模的实施意见》(县委[20xx]61号),对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做法、领导责任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要求,对各镇(街道)开展这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我县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中,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镇(街道)干部全力以赴,县机关各部门积极支持,抽调人员,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各镇(街道)在调研酝酿和实际操作中都遵循了思想先行、科学规划、尊重民意、依靠群众、积极稳妥、协调发展的原则,从而较好地处理了区划调整、人心稳定、有利发展这样三者的关系,有力促进了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初步成效

我县这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涉及面广,力度大,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其效果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显现。从目前看,初步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和经济薄弱村的脱贫致富

通过行政村规模调整,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空间扩大,整合了资源,优化了配置,实现了优势的互补,拓宽了发展的空间。

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前我县南部山区共有经济贫困村128个。近几年来,尽管县里年年出资150万元,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对128个经济薄弱村给予帮扶,但由于经济基础差,仅靠这点扶贫款难免杯水车薪,使这些村难以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等、靠、要思想。行政村规模调整后,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村村合并,使得村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薄弱村在强村的帮助下,尽快摘掉经济贫困村帽子的可能性变得更大,同时也有利于强村扩大发展空间。

2、有利于新村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随着新村规模的扩大,新村经济实力的增强,新村布局将更趋合理。有利于新村高起点制订好中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加快中心村的建设步伐。打破农村分散、自然、低层次建设和发展的格局,从而有望能较好地改变过去由于村规模小、规划难订,建设难搞,设施难配套及使用效益不高和低层次重复建设等现象,使新村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3、有利于减少村干部职数和减轻农民负担,节省行政成本

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全县行政村数量减少了一半多。据初步统计,目前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从原有的738个村、3805名干部减少为现有的359个村、2324名干部,减幅为38%;村脱产干部从原有的2777人减少为现有的1816人,减幅为34.6%,村干部年工资报酬可减少1000万元以上。

4、有利于优化村级干部队伍,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新村班子的优化重组,使村干部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出现了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高和年轻化、知识化程度得到明显提升的可喜局面。对镇而言,由于扩大了村域范围,又减少了村干部职数,为镇级机关机构改革和调整打下了基础。同时,随着村级规模的扩大,对村干部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干部的工作分工也得到了细化、强化,从而促进了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5、有利于新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有利于各新村集中资金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道路、电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生活设施,提高设施的共享率。同时通过河道整治、卫生保洁、美化了环境,切实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马鞍镇西闸街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拖欠了村干部4万多元工资报酬,村级自来水、河道砌坎等实事工程也无法实施。大源、亭峰、西闸街三村调整为亭山桥村后,新村班子立即决定投资10万元,实施原西闸街村的自来水和河道砌坎工程。富盛镇凤旺村一条1500米长的水泥路,在并村后即投资30万元予以建造,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村规模调整,再过20年,这条路也造不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