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好。在以“知识守护生命”的主题之下,通过“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节课,让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掌握实用的避险逃生技巧。课程中,有钢琴家郎朗讲述一场火灾当中两个孩子利用知识成功逃生的故事;也有文学教授于丹则从雷和电的“说文解字”说开去,告诉孩子们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该注意什么;还有航天英雄杨利伟通过讲述航天员训练时的坚持,引出洪水来临时,我们应该坚持哪些做法才能正确逃生……这些内容,录制在《开学第一课》的特别电视节目中,不仅是广大中小学生的急需课、必学课,而且更有利于让广大中小学生学会应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
第三,《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好。这次《开学第一课》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事先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并确定9月1日18:55至20:55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请全国2.2亿中小学生收看,各地各校可录制后在校内播放。这样的电视教学形式,与以往学校组织的传统教学形式,时间集中,形象化教学的效果也好,不仅老师、学生和家长可以收看受教育,而且全国人民都可以收看受教育。
第四,《开学第一课》的方法好。《开学第一课》除了由孩子们喜爱的王小丫等人主持、钢琴家郎朗、文学教授于丹、航天英雄杨利伟现场讲述安全知识外,还请来了中国奥运明星及冠军团队当嘉宾和课堂老师:姚明、易建联、王治郅等男篮全体队员都来了;奥运举重冠军陈燮霞、刘春红、龙清泉来了;奥运帆板冠军殷剑来了;前奥运冠军罗雪娟、高敏、杨凌、田亮也来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和开幕式上演唱《歌唱祖国》的林妙可将在节目中分别扮演小班长。如此多的英雄和明星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生动活泼,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而且更有利于在这种生动活泼的互动中让孩子们懂得怎样去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守护生命。
第五,《开学第一课》的组织好。从报道中我们知道,教育部虽然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做好开学安全教育工作,但通知之后却并没有止于通知。为给中小学提供教育资源,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并邀请奥运冠军、著名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要求各地中小学校要告知学生和家长踊跃收看,寄宿制学校可组织学生统一收看。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这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积极作为的工作作风,是很值得称道的。
第二节课“坚持”
每个人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道理,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就像在这次地震中坚持活下来的人都就会有新的人生。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三节课“团队”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节课“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正如在这次灾难中的幸存者更要笑对新的人生!
第五节课“应急避险”
守护生命是大黄金守则
分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泥石流、雷击、暴雪、龙卷风、疫情、防化等应急避险。
地震篇--你需要知道些什么: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震是什么?
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地震有几种类型?
开学第一课-欣开学初校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