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以上两点,得出中亚地理位置的第二个特点:交通要道。
[板书] 2、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1)指导学生阅读“中亚地形”图,依据海拔高度,启发或帮助学生识别各种地形类型,得出中亚地形特征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丘陵、平原为主;地表沙漠广布。
要求学生记住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图兰平原、卡拉库姆沙漠的名称和空间位置,并进行填图训练。
(2)干旱的气候与植被
引导学生看“中亚地形”图中的卡拉库姆沙漠,由干旱现象反推干旱成因。(干旱一降
水稀少一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封闭。)
指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11、5“卡萨林克各月气温降水量”图,由学生说出冬夏温差、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变化。
从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关系人手,启发学生认识到:中亚地区的植被应以分布在草原和荒
漠的为主。
归纳上述分析,总结:中亚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植被以分布在草原和荒漠的为主。
(3)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要求学生在“中亚地形”图中,找出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和咸海。教师简要讲解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内流湖,指明它们是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要求学生在“中亚地形”图中找出额尔齐斯河,从外流河概念人手,启发学生说出额尔齐斯河是中亚地区的外流河。
向学生介绍里海。
从气候与河流的相互关系人手,启发学生认识到:在干旱气候的影响下,中亚地区应多
内流河和内流湖并进而得出:中亚地区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板书] 3、经济活力
(1)咸海环境的变迁,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咸海的变化”,了解环境变化及咸海成因,讨论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
地理教案-第11章 中 亚 第一节 概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