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复述,教师鼓励)
大家进一步考虑,宋太祖采取这些措施有没有好处?(有)有什么好处?(加强了中央集权)应该说,这些措施在前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给国家带来了极大弊端,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北宋政府派文臣做地方官,另派官吏管理财政,无疑增加了官的人数,再加上每年科举人数的增加,就慢慢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就多。另一方面,军队不断扩充,(放幻灯片《禁军人数激增》)为了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每年国家要支出财政收入的50%—70%。这样,政府人不敷出,财政出现了危机。再加上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另外还有辽、西夏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板书:王安石变法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王安石的插图,介绍王安石的生平事迹:王安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术、小说无所不读。他很早就显示出政治才能。年轻任知县时,为当地兴修水利,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他任地方官多年,锻炼了才干,对社会现实有深刻了解。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读过王安石上皇帝的万言书,非常欣赏。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到中央,恳切询问变法谋略。王安石指出,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军队没有战斗力,国家财政亏空,官吏习惯于得过且过,这样下去是危险的。他提出改革的具体办法,宋神宗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变法期间,由于遭到大地主等的坚决反对,宋神宗罢了他的官,虽然后来又重新当政,但无法贯彻自己的主张,又辞去职务。1086年,在江宁去世。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如何?(概括两点)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几项?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王安石变法变的到底是什么?
4.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投影: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名称
新制
旧制
目的和作用
青苗法
官府向农民供种子、贷款,农民20%利息偿还
农民只能向高利贷者借钱,利息高
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的利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赋税收入
募役法
征收役钱,不服役官僚也要交纳役钱
官僚地主不服役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官僚隐瞒土地,不纳税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
保田法
把农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制,两个以上的出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也可增加国家的军事力量
教师逐条分析内容(与旧制相比较)、作用,然后请同学们齐读一遍。教师总结:虽然王安石变法给政府带来利益,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a.用人不当,b.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给我们以启迪。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从王安石变法的得失中总结)
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按座位分成四个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提出个人见解。教师在学生间巡回指导,观察学生,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随时应变。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地激励与控制。如果有的发言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应给予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者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入正题,并能从问题中总结经验,给学生以启迪。
教师总结:
(1)目的: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富国强兵。
(2)措施:变法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维护了北宋政府的利益,对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不利。
(3)成就:新法推行后,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第二册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