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二

浏览次数: 681次| 发布日期:06-12 15:13:54 | 七年级历史教案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初中历史教案,http://www.yf1234.com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二,

杜甫把自己的命运紧紧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见《春望》)集中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当他得知安史之乱结束,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时,欣喜若狂,脱口唱出:“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一生写下几千首诗,他的诗歌记载了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艰难的旅程,反映出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都很锤炼、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因此人们称他为“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社会矛盾重重,唐朝走向了衰落。诗坛上掀起改革浪潮,白居易提出了一整套进步的诗歌理论: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如《杜陵叟》中写一个老者遭到灾荒,颗粒无收,而地方官仍然催逼租税,老者只得“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如何?”揭露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重税压榨。

让学生齐声朗读教材第35页白居易的《新乐府·红线毯》,读后共同谈谈白居易诗的特点:内容深刻而风格平易,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2)散文

唐朝文学不仅在唐诗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在散文方面也是别具特色,对后世影响较大。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对比韩愈、柳宗元散文的风格特点及他们对唐朝散文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以来,文章只重声韵和谐,对偶工整,讲求华丽的词藻,不重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丰富的现实生活。西魏、隋唐前期,不断有人反对这种文体,提出文体改革的主张。唐中期,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集文体改革之大成,倡导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创造出一种适于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文体,得到众多的文学家赞同。这种新散文体,以无拘无束的散文单句来表达思想感情,内容充实,语言朴素。这一改革适应了唐朝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需要。(通过阅读去体验

2.书法和绘画

(l)书法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二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是谁?(曹魏的钟繇、东晋的王羲之)

从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隋唐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千百年来,不仅得到我国各个阶层的喜爱,而且,许多国外的中国书法爱好者为求得一睹真迹,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寻踪。

指导学生欣赏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代表作品,评论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颜真卿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善于推陈出新,创立了气势雄浑、形状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显得劲健洒脱,人们用“颜筋”来概括他的书法特点。代表作有《多宝塔碑》。

柳公权和颜真卿齐名,他的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他学颜字,但能创新意,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代表作有《玄秘塔碑》。

(2)绘画

隋唐时期的绘画已经成为独立发展的艺术,在题材、风格和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宗教画的现实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故事画、山水画、花鸟画已经大量出现。

展示、赏析绘画作品:

阎立本初唐著名画家。他的画,笔力刚健,线条像盘屈的铁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尤其精于肖像,善于刻画性格。他的代表作有《步辇图》等。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向文成公主求婚的使臣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亲密的关系,是一幅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画面。

吴道子年末二十,已有成就,被唐玄宗任以内教博士,在宫廷作画。吴道子擅长宗教人物画,在长安、洛阳的寺观画了三百多间壁画。他的画,很重视线条的变化和力量,把线条发展为一种富有生命、独立而自由的表现,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他的代表作《送子天王图》是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由他的父母抱着去朝拜大自然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情景。此图气象万千,笔力遒劲,可看出吴道子的纯熟高妙、一气挥成的风格。后世称他为“画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