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

浏览次数: 336次| 发布日期:06-12 14:03:52 | 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http://www.yf1234.com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
注意:结合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化,说明其作用。懂得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如:4万亿,扩大内需,家电下乡等措施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2、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为什么?)
(1)市场调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A.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谋取私利。 
B.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C.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会导致滞后性。
(3)仅由市场调节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B.社会经济不稳定;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13、规范市场秩序(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②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实行惩戒制度。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会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4、宏观调控:(为什么?怎么样?)
(1)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
A经济手段: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5、科学发展观:(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一)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