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师说》教学设计之四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师说》教学设计之四

浏览次数: 208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师说》教学设计之四,
【语言揣摩】 
  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  
   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师说》教学设计之四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名题讲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如下问题(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题)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②蒉:草编的筐子.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夜邑:地名.⑤淄上:地名。  
17.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 
  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幽 
  A.①⑥⑦  B.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  D.②③④⑤⑧ 
  解析:“所以”是复音虚词,《师说》一课出现较多,应在本课积累掌握其用法。常见用法有二:一表“原因”,二表“根据、依靠、凭借”。题干“所以”表原因,选项中①②⑥属“根据、依靠、凭借”,③④⑤⑦⑧表“原因”,因此取B。 
19.“明日乃厉气循城”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A. 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   
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师说》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