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浏览次数: 357次| 发布日期:09-07 18:36:31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作业  抄写并识记字词。背诵这首诗歌。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作业。继续研讨与赏析。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识记字词。  

朗读、背诵。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籽‘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1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