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老师教学辅导

我的老师教学辅导

浏览次数: 115次| 发布日期:09-07 18:33:23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我的老师教学辅导,
引导学生领会本文朴实、生动、准确的语言。

1.(1)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2)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第一句的词序是“接近”在先,“爱好”在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先接近,有了了解,才产生爱好。第二句违反了事物发展规律。

2.(1)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2)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第一句连用了两个“怎么会不”,加强了语气,抒发了学生热爱自己老师的感情。第二句“并且”以下易发生歧义,表达效果不如第一句。

3.(1)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2)急于模仿她握铅笔的姿势。

第一句把宾语“她握铅笔的姿势”提到动词“模仿”前边,突出学生们急于模仿老师范围之广,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对老师的爱及乐于接近。第二句则只表达了模仿执笔姿势,没有第一句的表达效果好。

4.(1)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2)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第一句从孩子的眼光谈论老师给“我”的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第二句直接用“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来颂扬蔡老师当时的作法,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

5.(1)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
    (2)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第二句感情深沉含蓄,第一句感情平直,联系课文前后的语气和感情,第二句表达效果更好。

四、介绍你的一位老师,要有生动事例,写二三百字。

略。

教学建议

一、这篇课文较为简单,可以指导学生先听朗读录音,然后凭借听的印象,用概括性语言写出蔡老师爱学生的五件事,以练习听、记能力。

二、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练习。

1.“温柔”一词形容蔡老师的__________,揭示了她的内心美;“美丽”一词形容蔡老师的__________,指出了她的外表美。

2.第三段中的“从来”“仅仅”“好像”“轻轻”,她也“笑”了,这些词语表现了蔡老师怎样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3.“狡猾”一词常形容人很不老实,作者却用它来形容“我”的目光,应该如何理解它的含义呢?

4.文中两次用了“默默地”,请你很快地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老师教学辅导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5.“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两个叠用形容词的意思一样吗?在文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用法,若把两个词调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6.文中接连用了两个“才”字,请尽快找出来。“我才醒了”中的“才”,说明了什么?“我才睡熟了”中的“才”又说明了什么?联系“梦中寻师”的情景,说说两个“才”字饱含着怎样一种感情。

7.“我记忆中的珍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珍宝”与文章开头第一个字“最”有什么内在联系?

8.最后一段中的“可惜”一词和全文哪些内容有联系?

9.你能从本文中选一个词准确地形容“我”和蔡老师分别前的感情吗?

三、关于“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一句,老师可不必过多解释,告诉同学这是一个比喻句,它表示了孩子依恋老师的心情,就可以了。

四、教本文,不必划分段落,可从理清作者思路入手,分析各个片段间的联系和照应,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有关资料

一、关于本文的引诗

本文所引的诗,刊载在《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二期上,题目是《过印度洋》,作者是诗人周无,是他乘船去法国途经印度洋时写的。全诗如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我的老师教学辅导

《我的老师教学辅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