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纪念白求恩》2

《纪念白求恩》2

浏览次数: 663次| 发布日期:09-07 18:32:54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纪念白求恩》2,

  记叙。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4)这几句记叙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5)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对吗?

    不对。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变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

  (6)既然不用详写,那么“五十多岁”、“不远万里”这些词句应去掉,对吗?“殉职”是什么意思?

  不对。突出年龄、里程更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可贵。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7)总结: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以《截肢与输血》为例比较。

  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

  (8)让学生分析其他三段中的叙议情况,然后讨论夹叙夹议的好处。

  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9)口头练习记叙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春天来了,同学们来到美丽的花园里,请分别用记叙和议论的方式说说你的见闻、感受。

  2.理解对比和成语的作用

  (1)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朗读第二、三段课文,划出对比的语句,完成课后练习的表格,并讨论对比的作用。

《纪念白求恩》2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表格(略)。对比作用:首先通过正反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其次,通过对比显示出了我们有些同志与白求恩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2)第二、三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请找出来,解释其意思,议论运用成语有何好处?

  解释(略)。好处: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汉语的成语非常丰富,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注意积累并能准确地运用。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些成语做成读书摘记。

  3.研读课文最后一段

  (1)找学生朗读本段,然后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第一层(前四句)叙述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

  第二层(后四句)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2)朗读第一层,体会在叙述中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什么样的感情?

  “只”表达了遗憾之情。“仅”表达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又用沉痛的语气直抒自己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朗读应体现作者的感情,语气要平缓,略带沉重。

  (3)第二层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为什么单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这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有这种精神,才有其他精神,这也是对三种精神的总结。

  (4)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

  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5)朗读体会运用排比句式的好处。

  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昂,显示出激情。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纪念白求恩》2

《《纪念白求恩》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