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党建写作心得体会人口普查体会

人口普查体会

浏览次数: 582次| 发布日期:09-07 10:44:38 | 心得体会
标签:学习心得体会,创先争优心得体会,http://www.yf1234.com 人口普查体会,

有一排房屋原是区建委的旧房,后改为砖瓦厂宿舍,紧靠宿舍又有自建房,其中宿舍里有户在人不在住的,人在户不在的,还有些住房看是很小,屋里却都是住了两户的,而且在家的都是些老年人,资料是问不清的,我是多次上门和多次等候主人。还例如是一旧地段的旧屋租户,我一连上门白天和晚上有十次之多都是见不到人,询问邻居和附近人都说是有人住,但问不到该租户必要的信息,好不容易问到房主,可房主只确认是租了一户,给了一个手机号,具体不详,我多次拨打才接通,但或许是我的耳朵不好还是对方字音不清,待我第二回再拨时,对方态度就是很不配合了,我便多次长时间守候,有一次还请普查指导员陪同守到晚十一点半钟都见不到人,又在第二天早上是普查指导员比我早些守候,才看见一个女孩开门,询问方知是一中高三学生,有时是不回住,有时也是很晚回来住,该户是住三人,另两人是她姐和姐和男友,以前开过服装店,现在是晚上工作,第二天白天回来睡觉,因此晚上和白天都是找不到人,不开门也不接电话或许是要睡了和睡着了的缘故。例子不多举了。总之,要耐心才能取得户主姓名底册人户资料。在记录好基本资料后,回来对着小区普查图及时的登记户主姓名底册。在登记底册时,要分清建筑号、房编号、户编号和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等栏目并认真填写。我诚实的告诉大家,由于在十月三十一日之前,本普查小区人户编号和空房资料是不固定的。我在填写户主姓名底册时,是多次修改和校对并誊写有四遍之多,方能交出清晰的底册。

三、用心对照户主姓名底册,正式上门填好短表。

在十一月一日,我带着本小区普查图和户主姓名底册,正式上门入户开始登记短表。我的普查小区建筑物有新地段新建楼房和商住楼、有旧地段遗留成遍复杂的旧住房;有在本区域里不断转移的租户、新租户和停租户;有一房多租户和临时的少租户,等等。首先我主要是对照小区普查图和户主姓名底册,按顺序一户一户的登记,如果有变动的、难登的和不在家的,就在底册上作出记号和记录。而后把纸上登的和实地跑过的再一一核对和补登。往返巡回,巡回往返,用心核对。记得第一天登记时,由于“本户已登记”标签还没发给普查员时,因此普查过的住户门上也没作标记,好几次又跑到已登记过的住户去了。还有一次是前后两排房子很相似,有一户我已在前面房子登过记了,可是在核对时误以为是在后面房子的住户,楼下的好心住户主动告诉我楼上的住户,可我还不信,结果还弄了个笑话。坦白的讲,这次是我的大脑不好使,一时放糊了。再讲上门填好短表还真是不容易,填短表的字要求是很严的,字不仅是要一笔一画的写,还不能写出很小的小方框,又必须尽小方框的范围写,每张短表修改也是有具体规定的。说实话,我的短表是重填了不少的张数,具体重填的张数在此恕我爱于面子不想坦白了,就是说,为了把我的短表填写的恭整清晰,我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四、以良好的心态做一名合格的人口普查员。

我是一名文化单位普通老职工,工作比较轻松的时候会经常打开电脑查阅资料,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次临时抽我担当一名人口普查员,我感到很荣幸。我担当普查员期工作积极主动,尽心尽力,集体意识强,能够有计划的完成任务。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认识了很多人员,进一步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在此次人口普查之前,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进行过五次全国性人口普查,可以说是大约十年才一次,所以只要荣幸的参加了,就要脚踏实地,尽全力认认真真的完成任务,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例如我被普查办安排在人口普查培训班第三期,可我不知道,而其他普查员早已拿到了学习资料并参加了培训班学习,由于我将要一连几天进行送文化下乡活动,所以时间安排上有所冲突,于是我便到街道普查办了解并说明情况,同普查办商量,时间能否错开,让本人提前参加培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理解多一点,我发现,用平和乐观的心态去做人口普查工作,会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充满阳光。最后,普查指导员和街道普查办让我协助后期核对和填写非专项编码工作,并说我很细心很认真,我很开心,这是对我的工作的认可和鼓励,于是我更加积极的和普查指导员们、社区及街道普查办的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认认真真的完成后期核对工作。在这次人口普查工作中,我所普查的对象大多数对人口普查政策都很支持,很热心,也很关注普查工作的准确性并主动提供左邻右舍的有关信息。总之,我觉得担当这份人口普查工作是我人生中的又一次值得回忆的既有意义又让我体会到快乐的工作。以上以粗浅文字表达我最真实的感受,若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多包涵,我愿诚恳接受指教并表示非常感谢!


上一页  [1] [2] 


人口普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