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想观念,就是要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破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扩大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优化干部作风,就是要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有作为的干部队伍;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要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公正严明的司法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创新观念是前提,优化作风是手段,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发展是目的。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作风的好坏决定着推动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和对外形象,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实践证明,这三个重要问题哪个地方解决好了,哪个地方就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否则,将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和制约。
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上下大工夫、下真工夫,不断拓展思想的宽度,提升思想的高度,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要充分认识优化干部作风的重要性。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朝气与活力、经得起风浪考验和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每个濮阳人都要切实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从领导做起,从解决问题入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讲自律。良好作风的形成,关键要靠干部的自律,靠干部自己为自己设置好底线,靠各级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来带动群众。每个干部都要进一步强化自律意识,自觉主动地学政策、懂纪律、守法律、懂规矩,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其次,要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还要求我们的各级党员干部懂规矩、守规矩。要重点在立规矩上下工夫。凡定了的规矩,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最后,要讲公道。做人要公道,要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公道正派;用人要公道,用人品好、干实事的人,用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人,对人品差、不干事、瞎折腾的人,不但不用,还要严肃惩戒;办事要公道,按原则办事,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一视同仁,不搞特权,不乱规矩。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还要树立“三种意识”。首先是家园意识。濮阳是每一个濮阳人的濮阳,是全体濮阳人共同的家园。濮阳发展了,我们每个人都受益;濮阳落后了,我们每个人都吃亏;濮阳的形象好了,我们每个人都自豪;濮阳的形象差了,我们每个人都脸上无光。经营好这个家需要大家为这个家增砖添瓦,多做贡献;不贪不占,洁身自好;顾大局,不折腾,促进和谐。其次是和谐意识。每个濮阳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识大体、顾大局,坚决抛弃个人恩怨和私心杂念,敢于放弃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在全市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要协调好与中原油田等央企和省属企业的关系、与省直部门的关系、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与沿边省市的关系。再次是赶超意识。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濮阳的发展慢不得,更等不得,必须牢牢坚持 “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大力弘扬超前的理念、超前的思路、超前的谋划、超强的力度、超常的做法、超硬的作风“六超精神”,凡事立足于早干、快干、多干,多出奇招、妙招、高招,一切工作向前赶,争取早出效果、快出效果、多出效果。我们每个濮阳人只要脚踏实地的按照市委的要求,按照段书记的要求,从现在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去工作、去拼搏、去奋斗,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这次市委安排的“一创双优”活动,为推进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需要。每一位同志都要养成热爱学习、勤于钻研的好习惯、好作风,坚持在学习上双管齐下,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坚持党性修养和锻炼,这样才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智慧,才能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带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骁勇健将,为促进公路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建设富足和谐美丽新濮阳做出更大贡献!
11月“一创双优”活动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