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优秀员工事迹材料,http://www.yf1234.com
潘作良先进事迹:激情燃烧的爱,
他向有关部门反映其他城市解决知青问题的相关做法。
他请劳动局、工贸局、工商局、社会保障局等八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到县信访局开协商会。
这件案子,光去外地接上访知青,他就往返了7次。天冷,他把知青请进宾馆;渴了饿了,他把水和面包逐个送到知青的手里。他对(公 文有约www.yf1234.com收集整理)他们说的话,能装满两火车皮。
16个月的奔走、协调,换来了辽中县300多名老知青每月的650元生活补贴。这一天,是20xx年1月13日。
"有什么问题就上我信访局来。"这是潘作良与上访者分手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潘作良带着对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事业的爱,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岗位。
一句"上我这来",潘作良付出的是607天的早到晚归。
信访局更是天天早早开门,提前上班,只为赶早上访群众在这里就可以施放怨气、解决问题,而不去堵别家单位的大门。
一次次亲自到外地与上访者沟通,又一次次将他们亲自接回。看着有严重腰脱的潘作良坐着长途客车一路颠簸,连上访者都有些于心不忍,"局长,这活儿您干吗要亲自来呢?"
"我的责任大啊!"潘作良语重心长:"只要在这个岗位,就要对这个岗位负责,对你们负责。"
一头挑着社会稳定,一头挑着群众利益。责任驱使潘作良对工作追求完美。
他给自己规定:凡遇群众上访的急事,自己能办的立即去办,自己办不了的,也要尽全力把有关方面的人员请到现场去处理解决,"一竿子插到底",决不"公文来公文去"。
他说:"民之难即党之忧,干工作不能怕困难、怕矛盾。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从个人的历史积案到牵涉面广的群访事件,凡有疑难案件他总是亲自接手。只要困难群众的难事急事没解决,他就吃不好睡不安,想方设法也要给群众一个交待。
于是,除了出差在外,每天上午潘作良必在接待室亲自接待上访群众。而在下午、晚上的时间,则要接二连三地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方案,遇到难题时甚至开会到深夜。
607天,潘作良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84
www.yf1234.com
8人次,其中解决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件,息访104件。平均每天接待6至7人次,每周解决一个疑难案件!
对信访部门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没有喘息之机的数字。
为了这份责任,同事们说,潘作良是在跑着工作。潘作良则要求同事,你们能跟上我的脚步就行。
为了这份责任,他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睡眠,自己的假日,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自己的健康,乃至--- 自己的生命!
头疼,使劲拍拍脑袋,吃点药就又忙去了。
腰脱病犯了,躺在床上也要接待上访群众,就为了不让他们白跑一趟。
严重的面部痉挛,直到影响得已经看不了材料了,才到医院作了手术。
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休息半年的开颅手术,他只在医院躺了7天,就回到单位在北京的信访工作组--- 一间小旅馆里指导工作。
很多人曾经不理解潘作良为什么那么卖命地工作,如今明白的人愈发多了:潘作良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俯瞰着一个个经他手的案件。
在他眼中,信访工作不仅是沟通党和政府与百姓的桥梁,还能对社会前进的车轮起到润滑作用。
每天接触到的大多是社会中负面的东西,有人不禁怀疑,它们会不会动摇潘作良的人生信念?
潘作良先进事迹:激情燃烧的爱
潘作良先进事迹:激情燃烧的爱
浏览次数: 665次|
发布日期:10-05 21:40:36 |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