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计划规划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浏览次数: 877次| 发布日期:09-06 12:05:35 | 计划规划
标签:人生规划计划,计划规划的重要性,http://www.yf1234.com 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抓好应用示范。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着力打造物联网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运营体系。20xx年,重点在以下6个领域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

   1.智能交通。采用浮动车、视频识别、地感线圈、微波等感知技术,搭建交通信息综合采集系统技术环境、数据应用共享平台和交通运输管理控制系统,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指挥调度、交通诱导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2.食品安全。在生猪等食品安全溯源示范应用的基础上,扩大基于RFID标签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物联网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综合食品溯源管理基础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呼叫服务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和安全监管。

   3.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采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环境质量智能监测系统、水资源监测系统、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警系统、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监测管理系统,构建环境智能监控(测)体系,实现对各类环境要素信息的自动获取和智能处理。

   4.现代物流。推进RFID、视频识别和传感技术在企业生产、配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主要作业环节的示范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自动采集、标识与识别以及货物可靠配送、安全保管和可视化跟踪。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货物、运输、仓储、堆场等物流资源的统一协调和优化配置。

   5.城乡管理。围绕市容环境、城市安防和城市资源管理等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强化监管部门对管理服务对象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反馈,实现物联化的实时监测、数字化追踪和智能化管理。

   6.安全监管。综合应用RFID、视频识别、定位追踪、传感器组网等技术,在重大危险源、城市燃气管网、电力高压走廊和其他危险环境等领域建立安全监测信息体系,实现对危险源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和状态监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其他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监控应用。

   实施应用示范工程要坚持以用兴业、以市场换投资,促进物联网企业在我市聚集。鼓励企业围绕我市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示范应用,开发应用市场,拓展产品市场。

   (三)政策扶持。

   1.财税政策。整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设立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市物联网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资金支持。我市物联网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申请并获得国家和省级物联网项目支持,或被列入国家级、省级物联网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按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贴、资助和配套。

   我市物联网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取得的收入,经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认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的,免征营业税。

   物联网生产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及相关技术(含软件)、配套件、备件,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XX高新区、双流县可结合实际,制定相应财政扶持政策,鼓励产业布局区内的物联网企业发展。

   2.投融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物联网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和上市融资,对成功融资和再融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物联网企业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合同质押、资质抵押、信用保险、科技保险等试点。对在产业布局区投资建设物联网重大项目的,可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或提供融资担保。

   3.科技创新政策。在重大科技专项中,重点支持物联网领域的技术攻关。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申报国家(省)级重大项目、组建联合实验室,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企业的认定服务工作,激励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高层次技术经纪公司和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进入产业园区。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实验资源和信息数据共享系统建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园区集聚并对企业全面开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