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行政秘书规章制度工业区安全管理制度

工业区安全管理制度

浏览次数: 417次| 发布日期:09-06 21:14:54 | 规章制度
标签:公司规章制度,员工管理规章制度,http://www.yf1234.com 工业区安全管理制度,
160-320分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必须配给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一定要制定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文件

中度风险

70-160分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

在中度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3.视情况制定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必须制定运行控制档

可容许风险

20-70分

可视情况制定运行控制档,如通知、注意事项、 标牌等控制, 具体控制方法可根据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难易程度加以选择

可忽略风险

<20分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表5.2.6.2-3危险等级

风险值(D)

危险等级及程度

≥320分

不可容许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分

不可忽略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分

中度危险,需要整改

20-70分

可容许危险,需要注意

<20分

可忽略危险,可以接受

5.2.6.3安全检查表( SCL )法

安全检查表是根据相关要求编制安全检查的项目,查找是否满足法律法规、规范等要求,检查表的编制所需要的依据:

a)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

b)国内外事故案例;

c)系统安全分析要求;

d)研究成果等有关资料。

安全检查表必须满足本制度中《安全检查表》中的基本条款。

5.2.6.4预先危险性法(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是: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后,预测本项目可能出现的事故。并根据同行业、同类生产装置或同类生产场所在过去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形态,作为平行模拟,推断出本项目相应的评价单元潜在的危险,辨识出危险源、危险和危害因素、事故类别、引发事故发生的条件、事故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风险等级等,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工业区安全管理制度

《工业区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