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治理,适时开展打霸治痞专项斗争,狠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把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公平、公正之上。去年的各项重大决策,都积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切实考虑了群众利益;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坚持先制定政策,规范办理程序,避免了随意性。例如,公务员考录、大专毕业生和军转复退军人安置、农村救助对象和城镇低保对象的确定等,都实行阳光操作,全过程公开。以抓市场销售为切入点,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从严控制预算外支出,确保了工资正常发放,保证了重点支出和法定支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三乱”行为,深入开展行风评议、行风热线等活动,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对有执收执罚职能的70个部门、单位的418项收费和罚款项目进行了清理审核,取消103项,降低标准62项,减负幅度达31.2%。严格执行各级关于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规定,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县政协的沟通和联系,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促进了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
各位代表,20xx年我县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全县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协参政议政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压力大,特别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总量较小,在内部,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外部,使我们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财政平衡压力很大,去年国家调整了农业税收政策,今年还将调整工商企业税收政策,财政收入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工资、法定支出、重点支出及不可预见的支出不断增加,给全年的财政平衡带来了很多困难。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仍比较突出,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单位规模小、竞争力差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政府组成部门的职能转变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解放,观念比较保守,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措施,逐一解决。
二、20xx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实施追赶战略,实现“过50亿、翻三番”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县委提出的“发展优势产业,实施追赶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各项工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农业抓调整,工业扩总量,民营重大户,流通推改制,招商建平台,旅游上档次,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6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可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3‰以下。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意识,迅速膨胀工业总量。今年的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20家以上,总量突破100家,总产值突破30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为实现三年翻一番的目标打好基础。一是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和优势行业。加大对啤酒、棉纺织等现有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调度,搞好服务,着力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力争全县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大力改造提升纺织、食品加工、机械电子、中药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生物化工等优势行业,完善和落实好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迅速扩大产业群体规模,逐步把我县建成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二是抓好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对已竣工项目,搞好服务,促其尽快投产,已投产的项目千方百计扩大产销量,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加强对续建项目的调度和协调,及时帮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进一步引导、支持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开展质量兴县活动,集中力量抓好双益强、昌盛纺织、濛大生物化工
在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