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下一步从其它方面调整任用。
四是通过这次公选发现人才并纳入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这次公选任用的县级干部毕竟只有十三名,多数干部由于公选职位的限制不能被任用。但这些干部中有许多同志在公选中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很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特别是进入考察范围的同志,大多数工作表现好、群众认可、实绩突出,是本单位的工作骨干,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部门一定要全面掌握这些同志的情况,将其中优秀的人才纳入县级后备干部队伍,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培养,适当的时候提出任用意见和建议,及时将这些优秀干部选用到县级领导班子中。过去我市在公选县级干部中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不仅任用了一批,而且还发现和储备了一批。这次我们仍然要这样去做,最大限度地发挥公选的效能,充分利用公开选拔这一方式在发现人才、选用干部、储备后备力量的成果。
三、要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这次公选是我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一次成功的实践。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不断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进一步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提高各级党组织选人用人的能力。
首先要学习领会四中全会对干部制度改革的要求。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在第九部分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其具体叙述中不仅重新明确了改革的原则、内容和重点,而且还有许多新内容、新要求。如: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改进党内选举的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等等。我们要以《决定》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把握,明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内容和新要求。
其次要认真总结我市干部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近年来,我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这些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我认为主要有四条:一是选人用人必须贯彻好干部“四化”方针,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旧的用人观念,注重选拔任用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文化层次高、专业素质好、经验丰富的优秀年轻干部。二是选人用人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并不断扩大民主,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保证选人用人的公正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诚信,搭建平台。三是选人用人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综合运用传统的考察任用方式、公开选拔的方式、竞争上岗的方式、公推演讲答辩的方式等,形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适宜的方式选人用人的局面。四是选人用人必须加强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认真落实群众的监督权,匡正选人用人的风气。今后在这个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在少数人中由少数人选人,尤其是要防止和克服由党组织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我作为市委书记今
在公开选拔正县级领导干部演讲承诺和民主测评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