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
清洁生产是兼顾企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双赢策略,也是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控制转向源头控制的有效途径。即通过改进管理;改进工艺;改进原料选择和循环利用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将污染物排放达到最小量。如一些企业采用废纸回收、废水回用以及污泥造纸等技术,不仅实现原料的循环经济,也降低了企业的治污成本,可谓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三、产业结构做调整,优胜劣汰。
要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镇党委、政府在政策支持和保障的前提下,利用经济和市场的合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允许现有造纸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探索新型的生产方式,如采用以木桨为原料生产工艺,生产特种纸,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优化工艺来实现企业向着宽幅、高效、环保的方向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纸业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严格限制在大源溪上游新上造纸生产线,牢把项目审批关;此外,我镇还积极进行市场分析,充当企业的“信息员”,并不定期地与相关企业的厂长代表交流、沟通,广开言路、广纳意见,积极鼓励企业向低耗能、低污染的行业转产。下好产业结构调整这步棋,无疑能使我镇的造纸行业治污工作向规划中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四、企业搬迁入园区,优势集聚。
我们把工业功能区建设作为我镇调整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配套、高标准建设,并结合我镇产业,最大限度地推动优势产业的集聚。工业功能区现已开发面积1200亩,社会总资产达10多亿元,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占总投入的50%。目前,功能区已初步形成造纸设备、建材、文体卫用品、服装等加工工业的产业小群体,大大推进了产业集聚度,促进了块状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为发挥行业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引进的35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动工率达100%、投产率为80%,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我镇生态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现初步拟定在大源与灵桥两镇交界处――云池畈建立造纸专业生产功能区,对镇南桥上游的造纸企业进行集中安置。通过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水准、集中治污的造纸工业功能区,彻底突破“先污后治”的老路。凡大源溪镇南桥上游造纸企业及以废纸为原料的再生纸企业均采取优化组合的方式,按照产业导向用三年时间,分批搬迁至造纸功能区。区内将建立一家日处理污水17万吨的二级生化处理厂,为真正创造“绿色大源”设立平台。此外,区内还将建立一家每小时平均供气250万吨、供电11万伏的热电厂以及日供水24万吨的供水公司。既可确保功能区内企业和职工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可杜绝因使用不净能源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为鼓励企业搬迁入区的积极性,我镇还将设立专门的奖励资金。以1760机型为基准,确立奖励系数为
1、金额为150万元。依此类推,71条生产线共需奖励金额7179万元。其中,自觉执行搬迁规划的予以全额奖励;逾期执行的减半奖励;不执行的不予奖励并报请市政府强制关停。
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详细明确的规划方案。我镇的造纸行业结构调整、大源溪流域环境整治以及造纸工业功能区建设等工作正步步为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项计划、任务均得到较好的落实和完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去年第三季度,全市电力供应紧张,“停三开四”,甚至“停四开三”的用电方案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影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土地供应紧张,功能区的二级土地开发遭遇门槛;银根紧缩政策的实施,政府财政吃紧;区内企业结构不合理,整体产业素质较低,竞争力不强等等均给我镇如何增强发展后劲;如何实现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
为确保这一系列庞大、复杂且艰难的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我们希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在政策上牵头、资金信贷上给予帮助、出台土地、税收等相应的倾斜和优惠政策。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
浏览次数: 479次|
发布日期:09-06 11:54:37 | 调研报告